地图上有三处地点,皆被诸葛亮用手中的朱笔着重作出标注。
那三处地点,正是三处敌军分别盘踞的地方。
而在士徽所处的那处地点,朱笔呈现的笔画最多,这足以证明诸葛亮想率军突突士徽不是一时半会的事。
诸葛亮知道邓艾就在身后,于是他指着士徽驻扎的地方言道:
“近日来吾曾派人仔细探查过士徽大军的动向。
就在上月,士徽率大军从平地移营于山上屯守。
那处山据当地人所言,称为斧山,山如其名,那座山就犹如一柄巨斧横亘在官道一旁一般。
吾亦曾亲自前往斧山下探查地势过,那斧山四面皆是悬崖绝壁,高数十丈,山路危狭,仅容一人,寻常大军难以仰攻。
加之斧山之上多有泉眼,水源不缺,我军亦不能围困断其水源击败之。”
听到诸葛亮这么说,邓艾的脸上流露出凝重之色。
士徽率大军前往山上驻扎,一方面是想凭高险据守,保护己方大军不受汉军的偷袭。
另一方面士徽还有着险恶的用心。
尽管士徽的大军屯扎于山上,但斧山就在官道之旁,汉军是不可能在未解决士徽大军的情况下,通过那处官道的。
不然的话一旦等汉军通过官道之际,士徽率上万精兵从高处猛冲而下,汉军很容易被从中截成两段。
到那时候,汉军的败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。
这些推断对于邓艾来说不难得出。
可既然士徽大军布置的如此妥当,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