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因为这场饥荒是因为防患螯虫不当造成的后果,他这个渭南县令难辞其咎。
李二面色深沉的盯着一水桶螯虫,突然说道:“罪不在你,要怪就怪这螯虫生命力太顽强了,渭南又是水镇,是这些螯虫的天然繁衍之地,想不泛滥成灾都难。”
“张丰顺,你先起来,容朕商议之后再做打算。”
“谢陛下!”渭南县令张丰顺站起来,小心翼翼的退到了一旁。
李二看向群臣问道:“诸位,可有妙计解决渭南的螯虫灾害?”
“这……。”房玄龄迟疑一番后才拱手道:“陛下,渭南是水镇,若要将螯虫彻底铲除,最起码三年不放水,自然会永绝螯虫之患。”
中书舍人岑文本皱眉道:“正如中书令所言,渭南是水镇,三年不放水,百姓要种植什么样的粮食度过三年?若是种旱地,万一有了水患,难免又是一场灾难。”
长孙无忌摇头叹道:“哎,此事无解,此事无解呀!”
李二皱眉道:“这可如何是好?”
吏部尚书杜如晦道:“螯虫以水为生,虫卵遍布渭南水域各地,想要永绝后患,还必须得旱上三年两载才行,陛下,此事无解,秋收之时,渭南难免会出现一场饥荒,还得早做准备才行。”
魏徵沉吟道:“如此一来,渭南四五十万人就要受灾,秋灾不比夏灾,夏灾坚持一下还能坚持到秋收,但秋灾恐怕要等年后的这个时候,要赈灾四五十万人一整年……哎。”
众人都陷入沉默之中。
正在此时,外面一个太监小跑进来躬身道:“陛下,